3.2 如何描述无炮
大多数无炮都使用不规则节奏。
机械钟这个例子都要翻烂了就不拿出来了。我们看一个难度稍高的无炮,ME. 长矛无炮(7花版,参考视频):
和机械钟不同的点在于,这个阵整体容错较低,需要以固定顺序执行操作(称为“固定卡序”),不像机械钟那样可以自由调换。
如果我们暂且忽略IO主导刷新带来的不确定性,强套一下轨道语言的框架,可将高密度出怪下的理想节奏描述为:
C3: A'I | AN | N'
C代表C系节奏,取自卡片(Card),是以卡CD(50秒)为一个周期长度的一类节奏。3是参数,老朋友了,含义不变。
但这种描述存在许多问题:
- 无精确波长,且难以简洁地传达理想的波长范围和控制波长的技巧。
- 具体操作时机不确定,单看轨道没法掌握操作技巧。
- 只描述了最理想情况,未能涵盖意外情况的处理。
- 略去了太多重要的灵活减压操作。
- 略去了太多起手、收尾、核坑等细节。
说到底,所谓的“C3节奏”只能大致描述一下刷新快慢和主要操作元素,但远远无法涵盖节奏全部的细节,称不上是充分描述。
随着无炮技术发展,出现了一些以固定操作为主且刷新可控的无炮节奏,称作“类炮阵节奏”。
比如FE. 无曾无炮(参考视频):
我们先不讨论这个用杨桃守底线代替曾哥杀矿工小鬼的逆天创意……
这个阵型的节奏是很简洁明了的,写出来就是:
精准C3:IN | AA'a | N' (18, 16, 16)
其波长十分精确。此节奏因此标为“精准C3”,以和一般的无炮C3作区分。
相对来说,这种节奏更适合用轨道语言表述,不过操作细节方面仍需以其它方式补充说明(如:窝瓜释放技巧,樱桃释放位置,收尾方式等等)。
小结
无炮阵型不依赖轨道语言描述节奏。
大多数无炮可借用轨道语言里的符号(N、A、I这种)描述操作元素,单纯作为一种简写。它们也用C3、C4这样的节奏名笼统表述节奏的快慢,毕竟写个字母+数字比“50秒左右过三波怪”还是方便不少的。
但是轨道语言的功能基本也就这样了,不能也不必指望用轨道语言进行完整、充分的描述。
此后的内容里,我们将很少再谈及无炮。若你对无炮有兴趣,请参阅 植吧导航2022 中“无炮研究”部分进行进一步学习。